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转型分析及展望
作者姓名:戈大专  龙花楼  乔伟峰
作者单位: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232. 南京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南京 2100233.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23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31286,41871178);南京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启动基金项目(184080H202B160);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摘    要:粮食生产转型是乡村生产体系演变的核心内容,以粮食生产转型研究为突破口能够清晰反映区域乡村人地关系的演化过程,为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转型发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聚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转型历程,并尝试构建我国粮食生产转型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转型呈现出"以粮为纲—农业结构调整—综合转型—城乡互动"四个差异化阶段特征。利用GL-RL模型,构建了我国粮食生产转型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由Green Loop阶段演化到Red Loop阶段,粮食生产逐渐由本地生产融入到城乡生产网络,驱动粮食生产转型的扰动因素具有多时空尺度特征和跨尺度效应。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人地关系协调和全球化等因素将会对未来粮食生产转型产生重要影响。此外,优化粮食生产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关系,将为保障粮食生产有序转型,完善乡村生产体系创造条件。

关 键 词:粮食生产转型  乡村人地关系  城乡转型发展  乡村发展
收稿时间:2018-08-10
修稿时间:2018-12-28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