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淮南市不同功能区大气PM2.5的化学组分季节分布及其来源解析
作者姓名:张婧伟  杜诗文  周雪明  王晴晴  左栋  杨雨灵  覃园园  秦娟娟  杨艳蓉  石绍萱  谭吉华  彭思怡
作者单位:1. 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5127、41905122、41975168、41705115);
摘    要:为研究淮南市不同功能区2019—2020年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季节污染特征及其来源情况,采用热光碳分析仪、离子色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别对淮南市八公山区政府、潘集区和师范学院3个采样站点不同季节大气PM2.5滤膜样品中碳质组分、水溶性无机离子和无机元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在潘集区采样站点大气PM2.5的污染最为严重,其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从大气PM2.5中各组分的质量浓度年平均值来看,在潘集区采样站点碳质组分和无机元素的污染最为严重,而在师范学院采样站点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污染最严重;从大气PM2.5中各组分的质量浓度季节变化来看,在秋季碳质组分的平均质量浓度最高、夏季其平均质量浓度最低,在春、冬季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平均质量浓度高于夏、秋季,无机元素呈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季节变化规律;PMF模型污染源解析结果显示,淮南市大气PM2.5污染主要来自燃煤排放源和机动车排放...

关 键 词:PM2.5  水溶性无机离子  无机元素  碳质组分  季节分布  源解析  淮南市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