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8年全国酸雨状况变化趋势研究 |
| |
作者姓名: | 解淑艳 王胜杰 于洋 刘丽 张凤英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中国气象局工程咨询中心,北京 100081 |
| |
基金项目: | 科技部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专项(2018YFC0213203);总理基金专项(DQGG0303) |
| |
摘 要: | 基于2003—2018年全国291个城市降水监测结果的分析表明:全国降水酸度明显降低,其中,2003—2006年有所升高,2006年之后呈降低趋势;酸雨区面积呈减小趋势,共减少约97万km2,酸雨发生频率超过5%的面积减少了20.9个百分点;全国酸雨城市比例为21.3%~40.9%,2009年开始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降为21.6%,重酸雨城市比例在2005年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国平均酸雨频率为11.7%~25.6%,2006年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酸雨频率在50%以上的城市比例较2006年下降了13.9个百分点。基于174个城市的降水离子组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降水中的主要阴离子为硫酸根,其离子当量浓度占比为19.4%~32.9%,2003年以来年平均降低0.6个百分点;降水中的主要阳离子为钙离子和铵离子;硫酸根沉降通量年平均下降0.68 t/km2,硝酸根沉降通量年平均降低0.05 t/km2,全国SO2浓度变化趋势与硫酸根沉降通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我国降水中的硝酸根与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比值总体呈升高趋势,表明硝酸根离子对降水酸度的影响逐渐增加,酸雨类型正由硫酸型向硫酸...
|
关 键 词: | 酸雨 酸雨面积 酸雨频率 酸雨类型 沉降通量 全国 |
收稿时间: | 2019-12-31 |
修稿时间: | 2020-04-08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