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于2021年12月1日—2022年2月28日,利用在线重金属观测仪对苏州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8种重金属[铬(Cr)、锰(Mn)、镍(Ni)、铜(Cu)、锌(Zn)、砷(As)、镉(Cd)和铅(Pb)]进行监测,运用富集因子法和潜在源贡献方法进行来源解析,并采用风险评价模型进行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观测期间8种重金属质量浓度由高到低分别为Zn>Mn>Pb>Cu>Cr>As>Ni>Cd,其中Ni、Cr、Mn、Cu、Pb和Zn的质量浓度随PM2.5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As、Cu、Pb、Zn 和Cd受到人为源影响,其中Zn和Cd受人为源影响严重;安徽省、江苏省等周边区域传输对重金属质量浓度有一定贡献。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极强,其潜在生态风险大小依次为Cd>As>Pb>Cu>Zn>Ni>Cr>Mn。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Zn、Cu、Mn和Pb的非致癌风险<1,非致癌风险较小,可忽略。Cr对儿童和成人,As对成人存在一定致癌风险,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Cd和Ni对儿童和成人,As对儿童不具有致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