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全氟化合物对水生植物的生态效应研究Ⅱ——金鱼藻对水中PFOS的生物富集及生理响应
作者姓名:孔潇潇  王铁宇  张晓军  蒋曌泽  周云桥  李奇锋  孟晶  朱朝云
作者单位:1.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牡丹江1570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3.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牡丹江,157012;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394);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FY11110);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TZ-12)
摘    要:
为探究全氟化合物对水生植物的生态效应,选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为受试生物,设定5、100、1 000、10 000、50 000、100 000μg·L-1以及对照共7个PFOS浓度梯度进行水培,分析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在内的抗氧化系统酶和细胞色素含量等生理响应特征,并研究金鱼藻对PFOS的生物有效性及富集能力。结果表明:金鱼藻对PFOS的富集量最高可达3 180 mg·kg-1dw,最大富集系数高达40.7倍,可作为PFOS污染水体植物修复的遴选物种。随PFOS浓度升高,SOD活力总体上没有明显变化,但POD活力表现为双重效用,即低浓度促进酶活力积累,而高浓度抑制酶活力积累。CAT活力在低浓度组(0、5、100、1 000μg·L-1),未表现出明显异常,在高浓度组(10 000、50 000、100 000μg·L-1),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色素含量也反应较为敏感,低浓度处理后色素含量升高,高浓度处理则导致色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高浓度处理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可作为评价PFOS污染水体的生理敏感性指标。

关 键 词:全氟化合物  金鱼藻  PFOS生物有效性  抗氧化系统  生态效应
收稿时间:2015-01-16
修稿时间:2015-03-2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