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保护区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 |
引用本文: | 李明月, 钱锋, 李丹, 段亮. 辽河保护区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0, 10(6): 1043-1049. doi: 10.12153/j.issn.1674-991X.20200104 |
| |
作者姓名: | 李明月 钱锋 李丹 段亮 |
| |
作者单位: | 1.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 |
| |
摘 要: | 辽河保护区自2010年划定后,其治理与保护由过去的多龙治水、分段管理、条块分割开始向统筹规划、集中治理、全面保护转变。通过对2006—2019年辽河干流8个断面水质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探讨了辽河保护区划定前后水质与主要污染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区划定后辽河干流水质大幅好转,全面消除了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劣Ⅴ类水质,水体化学需氧量(COD)与氨氮浓度明显下降,虽在2018年有所波动,但整体维持在Ⅲ类~Ⅳ类水质;空间分布上,保护区上游(铁岭段)水质最差,中游(沈阳段)略好,下游(鞍山及盘锦段)较差,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浓度从上游到下游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保护区水污染治理及水环境管理“三大工程”“三大战役”的有效实施对水质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上游的农业面源污染以及下游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入是造成保护区水质及污染物空间分布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
关 键 词: | 辽河保护区 水质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
收稿时间: | 2020-04-30 |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技术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