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已建区排水防涝提标改造途径探讨
引用本文:孙铮, 王建龙, 张长鹤, 王雪婷, 邱荣庭.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已建区排水防涝提标改造途径探讨[J]. 环境工程, 2022, 40(9): 199-207. doi: 10.13205/j.hjgc.202209027
作者姓名:孙铮  王建龙  张长鹤  王雪婷  邱荣庭
作者单位:1. 北京建筑大学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4;;;2.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节能减排与 城乡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 100044
基金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城市更新场景下的内涝系统治理技术研究”(2021YFC3001402)
摘    要:随着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排水防涝标准也在逐渐提高,因此,如何实施已建区排水系统的提标改造,是城市有机更新重要建设内容之一。以北京某已建区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针对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和内涝防治标准GB 50014—202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统筹提标改造的方案,并借助于SWMM模型进行了方案优化评估。结果表明: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在8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条件下,现状管网的排水能力可由1年一遇提标至2年一遇。在上述方案基础上,通过模拟评估内涝防治重现期(P=20 a)条件下雨水管网的过载情况,进一步提出并比较了调蓄池集中布置和分散布置2种方案,模拟结果表明:调蓄池末端集中布置无法解决上游区域管网的冒溢问题,而调蓄池分散式布置,可有效消除现状冒溢点,实现现状区域的内涝防治标准提高至20年一遇目标。因此,在已建区排水防涝提标改造过程中,根据场地空间条件,可优先考虑采用海绵城市建设与调蓄池分散式布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排水防涝提标改造目标。

关 键 词:排水   防涝   调蓄池   SWMM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收稿时间:2021-08-17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