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李军 吕爱华 李建刚 |
| |
作者单位: | 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
| |
摘 要: | 为全面了解"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状况,评估污染源治理及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利用2001年1月—2010年12月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资料,总结"十一五"时期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变化特征,重点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十一五"时期PM10和SO2年均浓度分别比"十五"下降1.7%和10.3%,采暖季降幅最明显,分别达到2.2%和21.9%;而NO2年均浓度比"十五"升高8.9%,非采暖季增幅最大,为11.7%。2006—2010年PM10、SO2年均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NO2浓度有升高趋势。5年中非采暖季各污染物浓度均达标,采暖季PM10和SO2超标倍数逐年减小,煤烟型污染特征仍然典型。污染源管控(特别是减排工程实施)是"十一五"时期SO2和PM10浓度下降的重要原因,气象条件作用相对有限。NO2浓度升高主要与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和氮氧化物治理启动滞后有关。
|
关 键 词: | 乌鲁木齐市 大气污染 SO2 PM10 NO2 气象因素 污染减排 |
收稿时间: | 2012-09-19 |
修稿时间: | 2013-02-2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