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知识网络的空间极化与扩散研究——以我国生物技术为例
作者姓名:汪涛  HENNEMANN Stefan  LIEFNER Ingo  李丹丹
作者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2.Institute of Geography, Justus Liebig University Giessen ,35390 Giessen, Germany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69);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09KJB170001);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D/2009/01/089);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再邀请项目
摘    要:知识网络是由创造、转移、吸收和应用知识的行为主体在知识的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彼此联结而形成的网络结构。以国际ISI和国内VIP数据库中2000~2009年发表于生物技术领域的合著论文作者信息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从国际和国内省级层面运用UCINET和Pajek软件分析知识网络的空间极化和扩散规律。总体上看网络仍处于量的扩张期,网络的稳健性正在逐步提高,网络结构开始向成熟型转变。国际层面上看,知识网络的空间极化现象明显。国内层面上看,知识网络由等级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空间上相应地经历了由一极向多核再向多中心发展的过程。依据知识网络空间分布特征,将知识交流区域分为知识集聚区、知识门户区、知识途径区及知识边缘区四大类型,并对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提出对策建议

关 键 词:知识网络  技术创新  社会网络分析  极化与扩散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