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工裂褶菌多糖结构及含量变化研究
引用本文:毛绍春,李竹英,李聪.人工裂褶菌多糖结构及含量变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5):385-386.
作者姓名:毛绍春  李竹英  李聪
作者单位:1.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玉溪,653100
2. 云南大学,应用化学系,云南,昆明,650091
基金项目: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子项目
摘    要:研究了不同温度及采收时间对人工裂褶菌多糖含量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对裂褶菌多糖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大昼夜温差及延长采收时间,人工裂褶菌的多糖含量可提高到21%。裂褶菌中的多糖是由单一组分葡萄糖组成,糖苷键为β型,糖环形态为吡喃型。

关 键 词:裂褶菌  多糖  结构及含量变化
文章编号:1005-8141(2007)05-0385-02
修稿时间:2007年3月21日

Study on Structure and Content Change of Cultured Schizophyllum Communer Polysaccharide
MAO Shao-chun,LI Zhu-ying,LI Cong.Study on Structure and Content Change of Cultured Schizophyllum Communer Polysaccharide[J].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2007,23(5):385-386.
Authors:MAO Shao-chun  LI Zhu-ying  LI Cong
Abstract:
Keywords:Schizophyllum communer  polysaccharide  structure and content chang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