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空气质量模式和数学规划模型的城市PM2.5达标策略——以临汾为例
作者姓名:杨丹丹  王体健  李树  束蕾  薛志刚  柴发合
作者单位: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12
基金项目:临汾市大气污染防治“一市一策”跟踪研究项目(DQGG0531);总理基金资助项目(DQGG0304,DQGG0107)
摘    要:为了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低PM2.5浓度,需要制定科学的控制策略,同时兼顾污染物减排量与减排成本效益.本文基于区域大气环境模型RegAEMS与数学规划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探究城市大气PM2.5污染的最优控制策略,并应用于临汾市(14类行业源、17个区域源)的PM2.5浓度达标规划,实现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和减排成本最小的双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在PM2.5平均浓度近200 μg/m3的重污染天气条件下,为达到PM2.5浓度目标(75μg/m3),临汾市最大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为356.7t/d,最小减排成本为3.36亿元.NOx、SO2、NH3、VOCs和一次颗粒物的减排量分别为98.1,49.9,44.3,155.7和105.5t/d,减排成本分别为11.7,6.8,6.2,5.5和3.5千万元.对VOCs、NOx、PM2.5、NH3和SO2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分别为焦化源、移动源、扬尘源、农业源和民用燃烧源,分别占所有行业5种污染物减排量的21.6%、14.1%、11%、8.6%和3.8%.钢铁行业的减排成本最高(39%);襄汾县的减排量最大,减排成本最高(达7218万元).

关 键 词:双目标规划  PM2.5控制策略  遗传算法  最小减排成本  最大减排量  
收稿时间:2021-01-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