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对太湖入流河道营养盐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连心桥 朱广伟 杨文斌 康丽娟 朱梦圆 许海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8;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芜湖24100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8;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芜湖24100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30757,416210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3040201) |
| |
摘 要: | 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面源营养盐负荷的重要因素.为定量揭示不同土地类型对太湖流域入湖河流营养盐浓度的影响,本文以太湖西岸乌溪港流域为例,基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解译,结合河道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流域土地利用对太湖入流河道营养盐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河道水质与土地利用类型联系紧密:旱地农田和建筑用地占比对河道氮、磷、有机碳及浮游植物叶绿素a等营养盐相关水质指标影响巨大,果园用地占比也与河道营养盐浓度正相关,而林地占比则与营养盐浓度负相关;流域水域的利用情况及其面积占比也显著影响河道营养盐:河流及水库等的水体面积占比与河道溶解性总氮及硝态氮浓度负相关,自然坑塘及鱼塘等水域面积占比则与河道硝态氮和氨氮浓度负相关,而河流及鱼塘面积占比与河道溶解性总磷、溶解性有机碳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浓度呈正相关,自然坑塘面积占比与河道颗粒态磷和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呈正相关.土地利用类型对河道水质的影响程度还受其距河远近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在太湖等平原河网地区营养盐的面源污染控制中应当将土地与湿地的利用管控作为重点实施管理,将湿地水域的自净能力提升纳入流域营养盐控制方案,并特别重视下游河道两岸旱地及建筑用地的面源污染削减.
|
关 键 词: | 太湖流域 平原河网 营养盐 面源污染 土地利用 |
收稿时间: | 2021-01-08 |
修稿时间: | 2021-03-18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