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朱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论比较——以其《春秋》《左传》学为视角
作者单位:;1.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朱熹和王阳明对《春秋》的评价大致相同,他们都肯定《春秋》的价值,认为其中蕴含圣人之道。换言之,朱熹和王阳明都将《春秋》中的"大义"视为"天理"。但是,朱熹和王阳明对《左传》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朱熹认为《左传》是理解《春秋》和探知"天理"的必要文献;王阳明认为《左传》所载的内容尽是"人欲",不值得提倡。他们之间的差异源自于对"格物致知"理解的不同。朱熹倡导"即物穷理",《左传》即是"物",《春秋》中的"大义"则是"理";王阳明推崇"致良知",《春秋》中的"大义"作为"良知"应当向内自求,而非在《左传》这种"外物"上做工夫。他们"格物致知"论的不同也影响其解经方式,朱熹强调从礼法入手,王阳明则以正心为核心。

关 键 词:朱熹  王阳明  格物致知  《左传》  《春秋》

Comparison of Zhu Xi and Wang Yangming's Gewuzhizhi Theor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nd Zuo Zhuan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