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模拟水淹条件下乐安河河岸带优势植物丁香蓼生理生化指标的响应
摘    要:为探究河岸带植物的耐淹机理其及生存策略,选择乐安河河岸带优势种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为试验材料,设置全淹(FULL)组、半淹(HALF)组、浸润(INF)组和对照(CK)组等4种不同水分条件进行室内培养,分析不同水淹时间内丁香蓼的叶片叶绿素、抗逆酶活性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水淹强度的增加,丁香蓼植株受胁迫的伤害逐渐增大;水淹处理28 d后,浸润处理丁香蓼依然生长良好,全淹条件下的丁香蓼植株全部死亡.短时间的浸润处理和半淹处理对丁香蓼叶绿素总量无显著影响,但长时间水淹胁迫下的叶绿素总量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O.05).水淹胁迫下,丁香蓼叶片的SOD、POD和CAT活性随水淹时间的延长总体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浸润组的CAT活性呈上升趋势,并在水淹28 d后与对照相比显著(P0.05)升高41.6%.水淹处理能显著提高丁香蓼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与MDA含量,且各指标随着水淹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水淹胁迫21 d后,浸润组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MDA含量较CK组分别降低52.9%、25.9%及6.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丁香蓼能通过增加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适应水淹环境,是一种具有较强耐淹能力的物种;但高强度、长时间的水淹胁迫仍对其生长造成显著伤害.(图4表2参3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