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湖北恩施渔塘坝高硒土壤中硒的结合态
作者姓名:朱建明  秦海波  李璐  冯志刚  苏宏灿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3.湖北省恩施州卫生防疫站,恩施,445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0373040,40573050)
摘    要:湖北恩施渔塘坝是中国人群硒中毒爆发性流行的典型病区.使用改进的7步连续化学浸提技术,对渔塘坝土壤硒进行了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元素态、酸性提取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残渣态硒的提取,并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土壤总硒和各结合态硒.结果表明,渔塘坝高硒土壤中硒结合态分布基本可以分为4种类型,或以有机结合态硒为主,或以元素态硒为主,或是有机结合态和元素态硒为主,亦或是有机结合态和硫化物/硒化物硒为主,可交换态和元素态硒次之.上述硒的结合态分布特征说明,渔塘坝土壤硒来源或以人为引入硒为主,或以富硒碳质岩石的风化来源为主.渔塘坝旱地土壤中元素态硒(多以自然硒晶体形式出现)的普遍分布,揭示了人为来源硒的引入是导致田地土壤高硒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地村民耕种田地的施肥方式是引入硒的主要途径.

关 键 词:硒结合态  元素态硒  硒来源  高硒土壤  渔塘坝
文章编号:0253-2468(2008)04-772-06
收稿时间:2007-02-15
修稿时间:2007-02-15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