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流域社会经济与水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度分析
作者姓名:饶清华  林秀珠  李家兵  陈琪  陈文花
作者单位:1.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近海流域环境测控治理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 福清 350300; 2.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3.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植物、环境和土壤科学系,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 巴吞鲁日 70803; 4.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5. 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福建 福州 350003
基金项目: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闽教科[2018]47号);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J01744);近海流域环境测控治理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开放课题(S1-KF1707);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2017年度高级别项目校内培育项目(KY2017S05)
摘    要: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力学平衡模型,对闽江流域各个地区2006~2016年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三明、南平、福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环境保护水平总体上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空间上大体表现为福州 > 三明 >≈南平.三明、南平、福州等地区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递增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福州>三明≈南平.从时间变化看,可以将闽江流域耦合协调度划分成3个阶段:阶段I (2006~2009年)、阶段Ⅱ (2009~2013年)、阶段Ⅲ (2013~2016年).根据闽江流域各地区耦合协调度偏离方向θ的大小,将闽江流域各地区不同年限的耦合协调发展划分为环境保护滞后型(I象限)、经济发展滞后型(Ⅱ象限)、社会发展滞后型(Ⅲ象限),并对不同滞后类型分别提出改进方向.

关 键 词:社会经济  水环境质量  耦合协调  闽江流域  
收稿时间:2018-09-06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