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电子商务能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负效应吗?-来自上海青浦的证据
作者姓名:刘平养  李东轩
作者单位:1.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上海 200438;2. 复旦大学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中心, 上海 200438
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2019BGL035)
摘    要:电子商务在农村农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其作用路径和环境效应有待检验.以上海市青浦区为典型案例,利用264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IV-ordered Probit模型和夏普利值分解法,研究了"电子商务+农业"模式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电子商务的引入具有显著的农民增收效应,但主要以产量扩大型传导机制为主,反而加剧了农业生产的环境负效应.电子商务并非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其贡献率仅为12%;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及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相应的夏普利分解贡献了达到31%和25%.这表明当前的"电子商务+农业"模式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加强相应的规制和引导,实现从产量驱动阶段向质量驱动阶段转型.

关 键 词:电子商务+农业  农业生产方式转型  环境效应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收稿时间:2019-04-3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