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卵化石研究进展简述 |
| |
作者姓名: | 杨意权 李丰江 吴乃琴 董亚杰 张丹 张月婷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30103,41772186);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26000000) |
| |
摘 要: | 卵生是动物界最普遍的繁殖方式,卵的孵化对繁殖季节突发的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孵化成败又与生物种群数量变动和群落演替密切相关,因此卵化石具有重要的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研究价值。但由于卵生动物种类十分丰富,卵形态特征多样,研究领域广泛,有必要总结梳理卵化石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对主要卵生动物类群卵的形态特征,以及卵化石在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方面研究进展的回顾,发现卵化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脊椎动物类群,为脊椎动物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但是由于脊椎动物卵化石通常难以建立连续的长序列记录,其古生态学和古气候学研究极为不足。然而,无脊椎动物卵化石由于数量丰富,具有统计意义,其在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其在古生物学,包括种属鉴定等方面的研究需要加强。在无脊椎动物中,蜗牛及其卵化石在黄土-古土壤地层中保存丰富且地层分布连续,最有可能建立卵化石的长序列。通过现代过程研究,明确蜗牛卵的气候指示意义,建立第四纪蜗牛卵化石长序列,发挥蜗牛卵化石的古气候学和古生态学研究价值,是亟需开展的研究工作。
|
关 键 词: | 卵化石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蜗牛 古气候 古生态 古生物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环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环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