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泉州市大气PM2.5中有毒金属元素的环境风险评价
作者姓名:张云峰  于瑞莲  胡恭任  孙境蔚  张棕巍
作者单位:1. 华侨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福建 厦门 361021;2. 泉州师范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3. 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福建 莆田 3511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477042、21377042); 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项目(PY16006、PY17003); 泉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2018Z020)。
摘    要: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采集了泉州市5个采样点共136个PM2.5样品,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中11种有毒微量金属元素(Zn、Cu、Pb、As、Ni、Cd、Co、Ba、Cr、Be、V)的浓度。采用单级酸提取法分析了大气PM2.5中有毒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并利用元素酸提态含量占总量的比值计算了有毒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采用美国EPA推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大气PM2.5中有毒金属元素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各有毒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大小顺序为Zn > Cu > Pb > As≈Ni > Cd > Co≈Ba > Cr > Be > V;(2)大气PM2.5中Ni、As、Cd、Zn、Cu和Pb为生物可利用元素,容易在环境介质中进行迁移和转化;Be、Cr、Co、V和Ba为潜在的生物可利用元素,在大气环境中较为稳定,但当大气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有可能会重新被释放出来;(3)泉州市大气PM2.5中有毒金属元素主要通过口鼻吸入方式危害人体健康,Cr、Co、As对泉州市区居民有潜在的致癌风险,Ni和As有潜在的非致癌风险。

关 键 词:泉州市  PM2.5  有毒金属元素  生物有效性  健康风险评价
收稿时间:2018-02-02
修稿时间:2018-03-09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与环境》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