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气颗粒态汞的粒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以天津城区样品为例
作者姓名:樊熊菲  张可  郑旺  范雨生  帅旺财  袁圣柳  陈玖斌
作者单位:1. 天津大学 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天津 300072;2. Chemistry Department, Trent University, Peterborough Ontario, Canad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903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830647)。
摘    要:颗粒态汞在大气中停留时间短、易沉降,易对局地环境与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明确不同粒径颗粒态汞的分布,对进一步认知大气汞循环及环境归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2018年天津市四季大气颗粒态汞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季节性差异,判定了其可能来源,评估了其潜在生态和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受初级排放源及活性气态汞的气-粒分配影响,颗粒态汞在PM<0.5、PM0.5~1粒径中明显富集,其环境健康危害一直被低估。大气颗粒态汞的平均浓度为181.1±97.2 pg/m3,冬季浓度较高,可能受人为排放量大、沉降率低、气-粒分配系数Kp与温度成反比因素控制。夏季浓度较低,除受清洁海相气团影响外,天气潮湿,汞的清除作用加大也是重要因素。颗粒态汞来源不同,冬季主要来源于北方燃煤供暖,春秋季与日常工业生产、车辆排放相关,夏季受自然源海相气团影响较大。尽管大气颗粒态汞通过呼吸给人体带来的健康风险较低,但细粒径风险值显著高于粗粒径,且其具有很强的生态环境危害,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关 键 词:颗粒态汞  粒径分布  季节性变化  生态风险
收稿时间:2022-01-30
修稿时间:2022-05-10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与环境》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