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06~2017年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NO2浓度时空变化分析
作者姓名:刘思思  袁金国
作者单位:1. 河北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石家庄 050024;2. 河北省环境变化遥感识别技术创新中心, 石家庄 050024;3. 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 石家庄 0500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09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801005);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摘    要:利用OMI传感器反演获取的全球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数据,分析了2006~2017年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的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线性拟合得出,OMI反演NO2垂直柱浓度与地面实测NO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NO2柱浓度月均值变化具有周期性,最高值和最低值多出现在1月和7月;NO2柱浓度在季节变化上特征明显,表现为冬季最高,秋、春季次之,夏季最低。在年际变化上,NO2柱浓度主要表现为2006~2010年波动增长,2011~2013年基本持平,2014年后开始迅速下降;NO2垂直柱浓度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出西北部低、中部和东部高的空间格局;季节空间分布与这12年均NO2柱浓度空间分布相似。

关 键 词:OMI  对流层NO2柱浓度  时空分布  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
收稿时间:2019-07-05
修稿时间:2019-08-09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与环境》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