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江口有机碳的时空分异及耦合行为
作者姓名:李倩  张珊珊  线薇微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2568)
摘    要:依据2014年5月、11月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两个航次的综合环境调查,对颗粒态有机碳(POC)和溶解态有机碳(DOC)在长江口水域的迁移分布及相互转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DOC和POC浓度整体都遵循南部高、北部低,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规律。春季DOC贡献率为18.44%~71.50%,均值为(46.78±13.87)%;秋季为25.46%~84.97%,均值为(63.35±14.63)%。在近岸水域尤其是最大浑浊带(TMZ)附近以POC为主;近海区则以DOC为主,且表层DOC贡献高于底层。长江口水域有机碳物源复杂且主要为陆源输入贡献,底层海洋和三角洲来源的贡献更高。在长江口水域DOC和POC之间存在着形态比例转化,主要受盐度和悬浮颗粒物(TSM)动态变化的控制;当水体中TSM浓度大于98.41 mg/L时,长江口有机碳以颗粒态为主,反之则以溶解态为主。TMZ是有机碳浓度和形态转变的重要场所,POC在此发生沉降并矿化,强水动力导致的解吸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可能会促使其向DOC转化。

关 键 词:颗粒态有机碳(POC)   溶解态有机碳(DOC)   时空分异   耦合行为   长江口
收稿时间:2020-10-27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环境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