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11年10月珠江三角洲一次区域性空气污染过程特征分析
作者姓名:肖娴  范绍佳  苏冉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广州,51027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275017);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专项基金(No.20120171110028);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No.GYHY201306042)
摘    要:2011年10月18—25日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一次区域性空气污染过程,重污染区域集中在西部,后期向中部转移,PM10为首要污染物.针对本次空气污染过程的研究发现,此次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污染过程主要受大尺度冷高压活动的影响,一直为下沉气流所控制,500 m以下近地层风速很小,边界层高度较低,存在贴地逆温层,非常不利于污染物的输送和扩散.PM10浓度与风速、能见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温度相关性不显著;且与风速和温度的相关性存在滞后性.稳定天气形势、大范围下沉气流、近地层静小风和贴地逆温是导致这次区域性空气污染过程的气象原因,PM10浓度增加导致珠江三角洲能见度下降.

关 键 词:区域空气污染过程  气象影响因素  珠江三角洲
收稿时间:2013-04-09
修稿时间:2013-06-06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