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某电子垃圾拆解区河流底泥中重金属和多氯联苯的复合污染 |
| |
引用本文: | 林娜娜, 单振华, 朱崇岭, 任源. 清远某电子垃圾拆解区河流底泥中重金属和多氯联苯的复合污染[J]. 环境化学, 2015, 34(9): 1685-1693. doi: 10.7524/j.issn.0254-6108.2015.09.2015031604 |
| |
作者姓名: | 林娜娜 单振华 朱崇岭 任源 |
| |
作者单位: | 1.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广州, 510006;; 2. 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00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19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037001)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及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J4100107)资助. |
| |
摘 要: | 通过采集清远某电子垃圾拆解区6个点位沉积物样品,测定底泥的pH、有机质、4种阴离子、重金属和多氯联苯的含量,研究电子垃圾对附近河流产生的影响及危害.采用原子吸收、离子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底泥中重金属、阴离子、PCBs(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的含量.结果显示,排污两点表层底泥的有机质含量达到11.73%和11.34%;4种阴离子含量为:SO42->Cl->F->NO3-,SO42-和Cl-的浓度在排污口表层含量高达320 mg·kg-1和60 mg·kg-1,阴离子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排污口表层底泥的重金属Cd、Ni、Pb、Cu、Zn、Cr的含量最高分别能达50.87、967.89、5571.75、15673.09、10075.26、2253.86 mg·kg-1,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沉积物中PCBs含量在0.36—3.160 μg·g-1,以三—五氯为主,约占总量的70%,生态风险大于50%,毒性风险较高.Cd和PCBs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在排污口两点除Cd和PCBs外,Pb和Cu的生态风险也很强,RI值高达5000以上,具有极强的生态危害性.
|
关 键 词: | 电子垃圾 盐分 重金属 多氯联苯 |
收稿时间: | 2015-03-16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