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技术体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引用本文:杨曙辉,宋天庆,陈怀军,欧阳作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技术体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国外农业环境保护,2010(1):1-7.
作者姓名:杨曙辉  宋天庆  陈怀军  欧阳作富
作者单位:[1]云南省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大理671005 [2]云南省大理州种子管理站,云南大理671000
摘    要:现代农业是一种发达、先进、高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体系,是世界农业发展之所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产值与质量,增强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抗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全球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但现代农业也绝非是完美无瑕和万能的,其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更是显而易见和难以避免的,乃至一定程度地障碍、制约或威胁农业的持续发展。文章深入分析和阐释了现代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设施化和生物化等生产方式和产业技术体系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和危害,并指出应正确看待、理性认识、深入探究和积极应对系列相关问题,力促和确保现代农业的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以及资源节药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

关 键 词:现代农业建设  生产方式  农业生态环境  集约化  化学化  水利化  设施化  生物化  影响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