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马豆素致糖基转移酶活性改变对小鼠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 |
| |
引用本文: | 王毅, 彭铭, 高欣, 赵宝玉, 吴晨晨. 苦马豆素致糖基转移酶活性改变对小鼠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J]. 生态毒理学报, 2019, 14(3): 174-185.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80705001 |
| |
作者姓名: | 王毅 彭铭 高欣 赵宝玉 吴晨晨 |
| |
作者单位: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杨凌 7121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30215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7JQ3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Z109021548) |
| |
摘 要: | 苦马豆素是疯草主要有毒成分,抑制α-甘露糖苷酶的活性,引起N-聚糖加工过程失调。笔者课题组前期研究得出:苦马豆素致糖蛋白激素(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糖基化位点上糖链结构发生改变,引起促性腺激素功能发生改变。而苦马豆素中毒对家畜生殖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尚不明确。苦马豆素腹腔注射对小鼠进行染毒,收集妊娠期和分娩期小鼠的血液、子宫和卵巢组织,检测糖基转移酶活性、生殖激素水平及其受体mRNA和类固醇限速酶蛋白质表达量。结果表明:在妊娠和分娩期,苦马豆素致子宫内膜固有层大量低聚糖蓄积,显著抑制N-聚糖加工过程关键糖基转移酶的活性(P<0.05);染毒组小鼠血液的生殖激素包括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激素(E2)和孕酮(P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整个妊娠周期,染毒组小鼠4种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妊娠后期,染毒组小鼠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和芳香化酶(CYP19A1)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苦马豆素可使N-聚糖加工紊乱,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降低,进一步降低生殖激素受体和性类固醇激素限速酶的表达量,致使性类固醇激素分泌下降,导致生殖激素分泌紊乱,最终结果造成机体繁殖性能下降。
|
关 键 词: | 苦马豆素 小鼠 生殖毒性 糖蛋白激素 生殖激素 生殖激素受体 类固醇激素限速酶 |
收稿时间: | 2018-07-05 |
修稿时间: | 2018-12-07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