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物种敏感性分布在铊污染淡水生物生态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王俊能,胡习邦,李玉炫,许振成.物种敏感性分布在铊污染淡水生物生态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12(6).
作者姓名:王俊能  胡习邦  李玉炫  许振成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510655;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分析测试技术公共实验室,广州,510070;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510655
摘    要: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方法构建了铊对淡水生物的SSD曲线.在此基础上,计算了铊对不同生物的5%危害质量浓度(HC5), 分析比较铊对于不同生物类别的毒性敏感性差异及其特征,并针对不同污染物质量浓度,评价了北江铊污染突发事件对不同生物类别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不同物种对铊污染物的耐受范围存在差异,从小到大依次为藻类、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这可能与各物种的组别多样性有关,耐受范围越大,表示随着质量浓度增加,风险增大的趋势越缓慢.铊对不同物种的HC5从小到大依次为藻类、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HC5越小,铊对该物种的生态风险越大,其中藻类对铊最敏感,其HC5为113 μg/L.从总体上看,铊对淡水生物系统的HC5为210μg/L.不同质量浓度值得出的潜在影响比例(PAF)的大小,反映对不同类别生物的损害程度.在100 μg/L以下,全部物种的PAF值几乎为0;在质量浓度达100μg/L时,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开始受到影响;在质量浓度达1 000μg/L时,超过99%的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受到影响,全部物种有96%受到影响.对2010年北江某突发性铊污染事件中高质量浓度集中区进行生态风险评估,表明该污染河段的生态风险极低,PAF接近于0.

关 键 词:环境学  铊污染  淡水生物  生态风险  物种敏感性分布  广东北江

Assessing ecological risk of sudden thallium pollution accident to freshwater organisms by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
WANG Jun-neng , HU Xi-bang , LI Yu-xuan , XU Zhen-cheng.Assessing ecological risk of sudden thallium pollution accident to freshwater organisms by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J].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2012,12(6).
Authors:WANG Jun-neng  HU Xi-bang  LI Yu-xuan  XU Zhen-ch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