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苏州地区硬粘土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作者姓名:玄晓娜  赵庆  周立旻  杨华玮  徐洪阳  任少芳  郑祥民  刘峰  陈璞皎
作者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13100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032)
摘    要:长江三角洲晚更新世硬质粘土地层对于认识该区域晚更新世环境变化、现代工程建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而其成因尚存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苏州地区葑亭大道钻孔硬粘土地层样品进行粒度与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其成因与古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1)苏州地区硬粘土平均粒径为5.2~7.1Φ,以粉砂颗粒为主,中、细粉砂颗粒含量在65%以上,频率曲线呈双峰分布,粒度谱分布为正偏态,分选较差;(2)环境判别显示其为风成堆积物,与南京、镇江下蜀黄土分布特征相似;(3)元素分析显示,硬粘土出现不同程度Na、P元素亏损和Mn、Al元素富集,化学风化作用处于中等风化阶段;(4)硬粘土层的上段和下段在粒度和元素特征上有明显区别,下段粒度明显偏粗,风化程度相对较弱。

关 键 词:粒度特征  元素地球化学  古气候  硬粘土  苏州
收稿时间:2016-11-30
修稿时间:2017-01-2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与环境》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