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污泥堆肥及其土地利用全过程的温室气体与氨气排放特征
作者姓名:钟佳  魏源送  赵振凤  应梅娟  周国胜  熊建军  刘培财  葛振  丁刚强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38;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38;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38;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38;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38;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北京 10004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8-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377151)
摘    要:目前我国污泥堆肥及其土地利用全过程的温室气体(N2O、CH4)与氨气(NH3)排放数据极其缺乏,难以满足温室气体减排和氮素保存的需求.本研究通过原位观测,首次开展污泥堆肥及其土地利用全过程温室气体和氨气排放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机械翻堆条垛(turning windrow,TW)工艺的全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因子(eCO2/干污泥,196.21 kg·t-1)是基于强制通风+机械翻堆条垛(aerated turning pile,ATP)工艺的1.61倍.N2O主要来自土地利用过程,CH4主要来自堆肥过程.ATP工艺的温室气体排放当量(eCO2/干污泥,12.47 kg·t-1)远低于TW工艺(eCO2/干污泥,86.84 kg·t-1).TW工艺的氨气排放因子(NH3/干污泥,6.86 kg·t-1)略高于ATP工艺(NH3/干污泥,6.63 kg·t-1).NH3是全过程最主要的N素损失形式,其中TW和ATP堆肥工艺因NH3排放造成的氮素损失相当,均约占堆料TN损失量的30%.而N2O和CH4带来的N、C元素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这些结果表明ATP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污泥堆肥工艺.

关 键 词:污泥堆肥  土地利用  温室气体  氨气  排放因子
收稿时间:2013-02-26
修稿时间:2013-04-1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