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及干湿循环作用下泥灰岩损伤劣化特性分析北大核心CSCD |
| |
作者姓名: | 王林峰 程平 夏万春 唐宁 |
| |
作者单位: | 重庆交通大学山区公路水运交通地质减灾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74;重庆交通大学山区公路水运交通地质减灾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74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8097)、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c2020jcyj-msxmX0218)、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1800706)资助 |
| |
摘 要: | 库岸岩质边坡底部受水的化学腐蚀及水位变化形成的干湿循环影响,其强度远低于一般岩体。泥灰岩作为一种强度较差的特殊岩体,更易受到地质、水文等因素的联合破坏。对三峡库区巫山段常见的泥灰岩进行化学溶液浸泡及干湿循环作用,开展单轴压缩试验、直剪试验、电镜扫描试验、数值模拟,并采用PSO-BP神经网络对抗剪强度参数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泥灰岩在化学及干湿循环作用后的受力变形经历着裂纹起裂-扩展-延伸-破坏四个阶段,破坏时的裂纹扩展路径呈现多向发展的趋势;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内摩擦角、黏聚力在酸性增强及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后都有明显下降,这主要与其内部结构、矿物组成有关,干湿循环作用下的热胀冷缩及化学作用下的腐蚀,加剧了泥灰岩内部裂隙扩展、孔隙增大;PSO-BP神经网络能较好地预测泥灰岩抗剪强度参数在不同pH值、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值,误差较小,可将该方法运用到类似案例分析中。
|
关 键 词: | 化学腐蚀 干湿循环 泥灰岩 劣化 PSO-BP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