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海藻酸钠负载硫化零价铁对水体中Cr(Ⅵ)的还原去除
引用本文:王旭,杨欣楠,黄币娟,刘壮,牟诗萌,程敏,谢燕华.海藻酸钠负载硫化零价铁对水体中Cr(Ⅵ)的还原去除[J].环境科学,2021,42(6):2908-2916.
作者姓名:王旭  杨欣楠  黄币娟  刘壮  牟诗萌  程敏  谢燕华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170);四川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2018SZDZX0020)
摘    要:本研究以微米零价铁(ZVI)为核心,对ZVI进行硫化改性和海藻酸钠(SA)负载,成功制备一种高效去除Cr(Ⅵ)的功能性材料(SZVI-SA).考察了材料制备过程中螯合剂种类、质量分数、S/Fe等参数对Cr(Ⅵ)去除的影响.采用SEM-EDS、TEM、XRD和XPS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讨论去除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选择7%的Fe3+为海藻酸钠螯合剂,S/Fe=3.5、干燥温度70℃作为材料制备的较优条件;SZVI-SA对Cr(Ⅵ)的去除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主要受Cr(Ⅵ)与SZVI-SA结合位点之间的化学反应速率控制.表征结果表明,SZVI-SA有效成分为FeS,比表面积较大为97.83 m2·g-1,以微孔为主,孔隙较多.SZVI-SA对Cr(Ⅵ)的还原去除率可达92%,同时能有效地去除反应后溶液中的Cr(Ⅲ)和Fe(Ⅲ).SZVI-SA与Cr(Ⅵ)的反应机制主要为氧化还原反应,主要还原活性物质为Fe2+、S2-和S22-;反应后生成的Fe(Ⅲ)和Cr(Ⅲ)最终以Fe(OH)3、Cr(OH)3和Cr2O3的形式沉淀分离.

关 键 词:六价铬[Cr(Ⅵ)]  海藻酸钠  硫化零价铁  还原  机制
收稿时间:2020/10/11 0:00:00
修稿时间:2020/11/17 0:00:0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