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臭氧污染特征及一次连续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
| |
作者姓名: | 程龙 董昊 王含月 陈林昌 邓学良 朱余 |
| |
作者单位: | 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71;安徽省滁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安徽 滁州 239000;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3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213800);安徽省公益性研究联动计划项目(1604f0804003) |
| |
摘 要: | 利用滁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滁州市O3污染基本特征,并着重分析了一次连续O3污染过程中气象因素、VOCs以及其他污染物对于O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滁州市环境空气污染类型正由"PM2.5型"向"PM2.5和O3混合型"转变,O3污染程度呈现加重趋势,污染持续时间有所拉长。9月4—9日一次连续O3污染过程中O3呈单峰状;受到光化学生成和区域传输共同影响,峰值时气温大多在30℃以上,相对湿度较小,风速大多处于小风区(WS≤1 m/s),也有部分处于风速较大区域(WS>3 m/s);VOCs/NOx比值法和O3/NOx比值法均反映此次连续O3污染为VOCs控制;体积分数较大的VOCs物种主要为烷烃,其中单个体积分数最大的物种是乙烷;烯烃是对O3生成贡献最大的关键活性组分,对O3生成潜势的贡献为53.5%,控制1-戊烯、反2-戊烯、异戊二烯、间/对二甲苯等物种可以有效控制光化学生成对此次O3污染过程的影响。
|
关 键 词: | 滁州市|臭氧|污染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气象要素 |
收稿时间: | 2021-07-27 |
修稿时间: | 2022-05-30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