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雪玉洞地下河溶解态脂肪酸来源解析及变化特征 |
| |
作者姓名: | 吕现福 孙玉川 贺秋芳 梁作兵 赵瑞一 张媚 谢正兰 |
| |
作者单位: |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岩溶环境开放实验室, 重庆 400715,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岩溶环境开放实验室, 重庆 400715,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岩溶环境开放实验室, 重庆 400715,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岩溶环境开放实验室, 重庆 400715,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岩溶环境开放实验室, 重庆 400715,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岩溶环境开放实验室, 重庆 400715,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岩溶环境开放实验室, 重庆 40071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301541);重庆市院士专项(No.cstc2016jcyjys0003);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课题(No.KDL2013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o.XDJK2015D022) |
| |
摘 要: | 为研究岩溶地下河中溶解性有机质来源及变化特征,2014年11月1日和11月8日分别对重庆丰都雪玉洞地下河入口(Site 1)及出口(Site 2)进行取样,利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仪(GS-MS)对样品中溶解态脂肪酸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Site1和Site2溶解态脂肪酸平均浓度分别为1698和4419 ng·L~(-1),地下河出口处溶解态脂肪酸浓度明显高于地下河入口处;各采样点中溶解态脂肪酸组成以低碳数饱和直链脂肪酸(C≤20:0)为主要组成部分,其次为单不饱和脂肪酸;结合主成分分析(PCA)表明,雪玉洞地下河水中DOM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其次为洞外地表河流中DOM向雪玉洞地下河水中的输入.另外,洞内游客的旅游活动对地下河水中DOM的来源影响明显.
|
关 键 词: | 岩溶地下河 溶解性有机质 脂肪酸 来源 雪玉洞 |
收稿时间: | 2016-07-19 |
修稿时间: | 2016-09-1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