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松华坝水库沉积物中PAHs垂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 |
| |
作者姓名: | 成淑妍 马晓华 万宏滨 黄昌春 黄涛 杨浩 高超 |
| |
作者单位: |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46;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673108) |
| |
摘 要: | 为揭示昆明松华坝水库人类活动对PAHs(多环芳烃)的影响程度及其污染历史,研究了松华坝水库2根沉积柱(包括集水区人口较密集的1号柱和以山地为主的2号柱)中16种PAHs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1号、2号柱中∑16PAHs(16种PAHs总量)分布范围分别为155.9~471.3和100.7~316.3 ng/g,但1号柱污染程度高于2号柱,可能与其集水区较高的人为排放有关.1号柱中∑16PAHs整体随采样深度的下降而降低,2号柱则随采样深度的下降而增长;这2根柱子PAHs的组成相似,沉积物中PAHs均以2环的Nap(萘)和3环的Phe(菲)为主(二者占比高于50%),高致癌性的4~6环PAHs也有较大占比.分子比值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结果显示,1号柱中PAHs主要来源顺序为生物质燃烧源(38.8%)>石油源(34.7%)>煤炭燃烧源(13.4%)>石化燃料燃烧源(13.1%),2号柱主要来源为石油源(44.4%)>生物质燃烧源(26.2%)>煤炭燃烧源(15.3%)>石化燃料燃烧源(14.1%),反映了集水区人类活动方式与强度对沉积物中PAHs的控制作用.
|
关 键 词: | 松华坝水库 沉积物 PAHs(多环芳烃) 垂直分布 |
收稿时间: | 2018-04-27 |
修稿时间: | 2018-08-26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