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冬季PM_(2.5)中典型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价 |
| |
作者姓名: | 周燊港 邹海凤 董娴 林香男 陈卓 |
| |
作者单位: | 1. 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阳,550001;2. 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阳 550001;贵阳市大气细粒子和大气污染化学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1 |
| |
基金项目: | 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筑科合同[2011401]社6-3号);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筑科合同[2012303]14号) |
| |
摘 要: |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对环境与人体的潜在生态危害,采用改进BCR法分析了贵阳市冬季PM_(2.5)中Cu、Mn、Co、Cd、Pb这5种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并评价了它们的生物有效性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元素形态分布存在差异,Cu主要是弱酸溶态,其次是可氧化态;Mn主要是弱酸溶态,其次是残渣态;Co没有检测出可还原态,而在其他3种形态分布比较平均;Pb和Cd绝大部分都是弱酸溶态。生物有效性系数(K)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强弱顺序为CdPbMnCuCo,其中Cd和Pb的K0.8,属于生物可利用性元素;Mn、Cu、Co的K值在0.4~0.7之间,属于潜在生物可利用性元素。健康风险评价表明:成人的致癌风险比儿童大,尤其Cd对成年人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且成年男性高于成年女性;Mn存在潜在非致癌风险,且对儿童的风险最大。
|
关 键 词: | PM2.5 重金属 化学形态 生物有效性 健康风险评价 |
收稿时间: | 2016-08-29 |
修稿时间: | 2016-11-18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