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万山汞矿区居民食用大米的汞暴露风险评估
摘    要:为明确汞矿区大米汞污染对人体的暴露风险,分别运用冷原子荧光技术(CVAFS)和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技术(GC-CVAFS)对贵州万山汞矿区大米中总汞(THg)和甲基汞(Me Hg)质量比进行了测定,并借鉴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和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的计算模型和研究成果,在区域层面上重点探究了汞矿区居民因食用大米而存在的THg和Me Hg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大米中THg和Me Hg质量比分别为2.83~295.53 ng/g和2.3~43.18 ng/g;居民THg日摄入量和JECFA安全标准下的健康风险指数(HRI)范围为0.02~1.77μg/(kg·d)和0.03~2.49;居民Me Hg日摄入量范围为0.01~0.26μg/(kg·d),JECFA和USEPA安全标准下的HRI范围分别为0.04~1.13和0.1~2.6;模型计算出的人体头发Me Hg质量比范围为0.17~3.11μg/g,分别有5%和38.33%的监测点超出JECFA和USEPA规定的人体发汞的安全限值。大米THg、Me Hg质量比和人体接受大米THg、Me Hg的健康风险均随远离矿坑不同程度地降低。食用大米已经成为矿区居民汞暴露的重要途径,产生的暴露程度与水稻种植位置关系密切,但这种风险目前整体还处于可控范围,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风险扩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