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还原与吸附作用
作者姓名:罗隽  胡勇有  仲海涛
作者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2;2.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州,510640
基金项目:广东省广州市环境保护局科研项目
摘    要:采用投加烟束曲霉(Aspergillusfumisynnematus)菌丝球的方法去除含铬废水中的Cr(VI),通过研究模拟含铬废水中Cr(VI)与总Cr浓度及pH值的变化规律来确定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VI)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VI)的去除作用包括还原与吸附,以还原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程度的吸附.适宜条件(30℃,150r.min-1,pH=1.30,投加量10.0g)下菌丝球能在48h内将100mL浓度为10~200mg·L-1Cr(VI)溶液中的Cr(VI)全部去除,其中对总Cr的吸附率为30%~50%,对Cr(VI)的还原率则达到了99%以上,吸附平衡后解吸出来的Cr的形态95%以上为Cr(III).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Cr(VI)初始浓度、菌丝球投加量及温度对菌丝球去除Cr(VI)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球只有在低pH值时才能达到对Cr(VI)较好的去除效果.溶液初始pH值及Cr(VI)初始浓度的降低、菌丝球投加量及温度的升高均能提高菌丝球对Cr(VI)的去除率,溶液初始pH值的降低及菌丝球投加量的增加均可提高菌丝球对总Cr的吸附率,温度则主要通过改变菌丝球的结构形态来影响菌丝球对总Cr的吸附作用.菌丝球对Cr(VI)及Cr(III)均存在吸附作用,吸附在菌丝球上的Cr(VI)在酸性环境下易被还原成Cr(III).

关 键 词:烟束曲霉  菌丝球  还原  吸附  Cr(VI)
文章编号:0253-2468(2007)10-1585-08
收稿时间:2006-10-29
修稿时间:2006-10-29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