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用分级方法评估土壤对重金属的缓冲能力
作者姓名:符娟林  章明奎  黄昌勇
作者单位:1.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浙江,杭州,310029;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10
基金项目:国家研究发展基金 , 科技部科研项目 ,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
摘    要:研究了不同Cd,Zn,Cu和Pb负荷对5种土壤(油黄泥土、棕红壤、红壤、石砂土和紫砂土)中的重金属形态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土壤对重金属的缓冲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未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以残余态为主,占土壤重金属总量的51%以上.随着土壤重金属负荷的提高,土壤中交换态重金属的比例增大,残余态比例下降,有效性提高,对重金属的缓冲作用下降.由于Cd,Zn,Cu和Pb本身的特性不同,土壤中各组分与Cd,Zn,Cu和Pb的结合方式及程度不同.当外源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土壤对重金属的缓冲性为:Pb>Cu>Zn Cd,酸性土壤和砂质土壤的缓冲能力较低.当重金属加入量较低时,重金属优先向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质结合态转化;而当加入量较高时,向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转化的比例增加.土壤pH下降可使交换态Cd,Zn,Cu和Pb的比例递增,降低土壤对重金属的缓冲性,增加了重金属对环境影响的风险. 

关 键 词:重金属   分组   缓冲性   有效性
文章编号:1001-6929(2006)03-0109-05
收稿时间:2005-09-16
修稿时间:2005-09-16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研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