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牧交错带干旱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
| |
作者姓名: | 李文龙 石育中 鲁大铭 刘倩 乌铁红 |
| |
作者单位: |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127; 2. 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呼和浩特 010070; 3.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呼和浩特 01007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GL024) |
| |
摘 要: | 干旱脆弱性研究为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的“整合”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分析框架。论文运用VSD脆弱性评估框架,将系统脆弱性分解为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个维度,以北方农牧交错带112个县域为研究单元,以2000、2008、2015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气象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模糊层次分析、空间热点探测分析和变异系数分析等方法,对各县域干旱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研究结论:1)研究区干旱脆弱性指数逐步降低,整体呈现东北地区低脆弱、西南地区高脆弱的空间格局。2)研究区暴露度指数先上升、后下降,且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高;敏感性指数先下降、后上升,呈现空间碎片化特征;适应能力指数逐步提高,呈现中部高度适应、东部中度适应、西部低度适应的格局。3)研究区干旱脆弱性差异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呈现西、南部差异度大,东、北部差异度小的格局。4)研究区干旱脆弱性冷、热点个数增加明显,2000—2008年冷热点个数增加最明显;空间上,热点先由中部向西部蔓延,冷点由东部边界区向西部、南部扩展,形成了东部边界冷点集聚带和中、西部热点集聚区。
|
关 键 词: | 北方农牧交错带 变异系数 干旱脆弱性 空间自相关 |
收稿时间: | 2017-08-29 |
修稿时间: | 2018-04-1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