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巴山区早古生代地层和石煤中硒的化学活动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姓名:昆利  谭见安  王五一  向连华  李德珠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西安科技学院,西安,71005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资助 (973)子课题 (编号 :G19990 2 2 2 12 0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专项基金SJIOG A0 0 0 1,煤炭工业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基金 2 30 0 2 13资助
摘    要:通过对大巴山区主要分布的早古生代地层中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石煤的原岩、风化岩、原生土壤的硒含量及其相关关系分析,及对南秦岭早古生代地层和石煤中硒的化学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岩石和石煤中的硒在地表环境下有较大的活动性,不同类型岩石中硒的淋失率和硒的淋失量不同.富硒而淋失率低但淋失量高的下寒武统鲁家坪组和早志留世大贵坪组的炭质板岩和石煤的分布区土壤(主要为当地岩石的风化残积物)的含硒量可达10mg/kg,甚至更高,是大巴山的富硒带和硒中毒带.含硒低而且淋失率高的志留系砂岩和粉砂岩以及寒武系砾屑灰岩分布区是大巴山区的低硒带.

关 键 词:南秦岭大巴山    早古生代  石煤  化学活动性
文章编号:0253-2468(2002)-01-0086-06
收稿时间:2001-01-17
修稿时间:2001-01-1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