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河流沉积物中有机磷提取剂(NaOH-EDTA)提取比例与机制研究
作者姓名:张文强  单保庆  张洪  唐文忠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07126,20907067);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2012ZX07203-006)
摘    要:选择海河流域高磷污染河流滏阳新河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31P核磁共振(31P-NMR)技术优化了沉积物中有机磷提取剂NaOH和EDTA的配比,探讨了提取剂对总磷(TP)、有机磷(P o)及金属离子的提取机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NaOH和EDTA提取液提取同一沉积物,所提取的TP和P o的量差异较大,但P o的提取量均高于NaOH单独提取,主要原因为EDTA与Fe、Al等离子的结合促进了无机磷(P i)和P o的释放;TP在1.00 mol·L-1NaOH+75 mmol·L-1EDTA配比的提取液中获得最大提取量,为3.88 mg·g-1,P o在0.25 mol·L-1NaOH+50 mmol·L-1EDTA配比的提取液中提取量最大,为0.24mg·g-1;相同浓度NaOH提取液中金属离子Fe、Mn、Ca、Mg、Al提取量随EDTA浓度增大呈升高趋势,主要是通过螯合作用、金属离子与OH-形成化合物实现.其中,Fe、Mn、Ca提取浓度与提取液pH呈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其与OH-形成沉淀化合物;Al离子由于既可以与OH-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盐又可以被EDTA螯合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因此其浓度随提取液pH升高呈指数增长趋势(P<0.01);NaOH与EDTA混合提取剂核磁共振图谱优于NaOH提取液,在本研究中均可以检测到膦酸盐、正磷酸盐、磷酸单酯、磷脂、DNA和焦磷酸盐.综合考虑:对北方河流富含Fe和Al的河流沉积物,0.25mol·L-1NaOH与50 mmol·L-1EDTA可以作为理想的沉积物有机磷提取剂.

关 键 词:沉积物  有机磷  31P核磁共振  NaOH-EDTA  提取
收稿时间:2013-04-11
修稿时间:2013-06-1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