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中的作用 |
| |
作者姓名: | 刘沛林 Abby Liu Geoff Wall |
| |
作者单位: | 1.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衡阳,421008 2. 台湾真理大学旅游与休闲学系,台湾,台南,731 3.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环境研究学院,安大略,N2L,3G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
| |
摘 要: | 生态博物馆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创新的文化景观保护与展示方式。其基本理念是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特定地域某一特定群体的全部文化内涵为展示内容。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其最明显的创新在于,它以社区为基础,以就地保护的方式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中挪合作项目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是中国和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是以“长角苗”民族文化景观为特征,由12个相连的苗族山区村寨组成。馆区自开放以来已接待了大量的参观游览者,在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社会展示功能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运行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展示与保护内容的界定问题、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处理问题、区内接待规模与环境容量的测定问题,等等。
|
关 键 词: | 生态博物馆 文化遗产 社区景观 环境容量 梭嘎生态村 |
文章编号: | 1004-8227(2005)02-0254-04 |
修稿时间: | 2004-02-1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