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基监测的人为源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反演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杨珺越 徐正宁 裴祥宇 王志彬 |
| |
作者单位: |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浙江 杭州 31121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703500);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C03165,2022C03084) |
| |
摘 要: | 不同尺度下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基础,也是评估相关减排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当前碳排放核算主要基于排放清单,不确定性较大。基于监测数据的碳排放核算能够有效评估和修正排放清单结果,是对当前方法的有效补充。国内温室气体的监测主要针对污染源和环境浓度,对于人为源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监测研究较少。该文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地基监测的人为源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可分为2类:柱浓度空间分布结合三维风场数据反演排放通量;结合实测体积分数、大气扩散模型和统计优化模型修正先验排放通量结果,以获取更准确的后验排放通量。通过分析和对比2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讨论不同通量反演方法的适用场景。建议我国未来应构建适用于不同空间尺度的温室气体通量监测反演体系,综合利用多种监测手段,以校核验证排放清单,并为制定温室气体减排策略和评估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提供技术支撑。
|
关 键 词: | 温室气体 排放通量 柱浓度 扩散模型 排放清单 |
收稿时间: | 2022-12-16 |
修稿时间: | 2023-12-28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