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徐州市不同类型颗粒物重污染过程特征及组分差异性分析
作者姓名:殷献茹  苗欣慧  李辉  孙瑞  邓国庆  饶永才  陈传忠  王景
作者单位:中国共产党徐州市委员会党校, 江苏 徐州 221000;江苏省徐州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徐州 221000;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 无锡 214000
基金项目: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社会发展KC20057)
摘    要:经过多年的大气污染防治,我国空气质量有了大幅改善,但重污染过程仍有发生。对2018—2021年徐州市3种不同类型颗粒物重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演变趋势、PM2.5组分特征和相关性及污染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的重污染过程中,二次无机离子NO3-、SO42-、NH4+在PM2.5中的占比均是最高。在累积型重污染期间,NO3-、SO42-、NH4+分别增长144%、142%、183%,二次无机离子对PM2.5的增长贡献较大。结合相关性分析及SOR、NOR值发现,硝酸盐和硫酸盐的二次生成作用显著。在沙尘型重污染期间,结合雷达监测结果及后向轨迹图可以看出,沙尘沉降至高空与近地面污染物叠加造成颗粒物高值。化学组分中Ca2+、Mg2+浓度对PM2.5浓度的影响最大,二次生成和转化对其影响较小。在烟花燃放型重污染期间,和烟花爆竹有关的K+、Mg2+、Cl-离子较污染前分别上升1 112%、2 058%、和239%,对污染过程影响显著。

关 键 词:重污染  化学组分  相关性分析  后向轨迹
收稿时间:2022-10-19
修稿时间:2023-11-25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