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DEM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以重庆市永川朱龙花等6村为例
引用本文:罗明良,罗静,王佑汉.基于DEM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以重庆市永川朱龙花等6村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2):118-121,126,226.
作者姓名:罗明良  罗静  王佑汉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科研基金项目
摘    要:以重庆市永川区陈食街道朱龙花等6村为例,基于全国二次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在ArcGIS 9.3平台支持下,进行了30m×30m栅格单元的土地利用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探讨了重庆市永川土地利用特征。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综合分析有助于从定量剖析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朱龙花等6村海拔、坡度及坡向均值分别为345m、17.28°和271.25°(西坡);采用高程分带、坡度分级及坡向分类的方法能直观展示土地利用格局特征。耕地(水田及旱地)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上,阳坡面积大于阴坡,水田尤为突出。园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400m的丘陵上,坡度小于15°,西坡和西北坡分布最多;草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00—500m的平原和丘陵上,坡度小于25°,各坡向均有少量分布;水域、水利建设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分布格局类似,主要分布在300—400m的丘陵上,坡度小于6°,东坡、东南坡分布较多;其他土地分布在海拔低于500m,坡度小于25°,西坡分布较多。从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角度看,该区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基本符合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约有2.34hm2的耕地位于坡度大于25°的缓陡坡和陡坡上,应继续推行退耕还林、还草。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的影响较大;同一地形因子不同级别下的土地主导利用方式各异,土地利用类型的优势区域不尽相同。

关 键 词:DEM  土地利用  地形因子  空间分布  朱龙花村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use and Landform Factors Based on DEM——A Case Study of 6 Villages in Chenshi Town of Yongchuan, Chongqing
LUO Ming-liang , LUO Jing , WANG You-han.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use and Landform Factors Based on DEM——A Case Study of 6 Villages in Chenshi Town of Yongchuan, Chongqing[J].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2013,29(2):118-121,126,226.
Authors:LUO Ming-liang  LUO Jing  WANG You-han
Institution:(Land & Resources College,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9,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