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典型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 |
| |
作者姓名: | 林曼利 胡振琪 彭位华 叶文玲 张春雷 黄欣瑞 陈松 桂和荣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徐州 221116;宿州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宿州 234000;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合肥 230036;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 合肥 230001 |
| |
基金项目: | 安徽省自然资源科技项目(2022-K-8);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85MD122);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支持重点项目(gxyqZD2021134);宿州学院2021年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2021fzjj28) |
| |
摘 要: | 为探究铜陵典型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 生态风险及污染来源,共采集研究区150个土壤样品,分析了As、 Cd、 Cr、 Cu、 Hg、 Mn、 Ni、 Pb、 Fe和Zn等10种元素含量特征;运用富集因子法、 地累积指数法、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利用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究土壤重金属来源. 结果表明,除Cr和Fe外,其余8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高于研究区土壤背景值,其中Pb、 Zn、 As、 Cu和Cd变异程度大,受外界干扰显著;空间分布表明,Cr和Ni均呈由边缘向中心区域递减趋势,而其余8种重金属均呈由中心区域向四周递减趋势;研究区土壤中Cd和Cu的污染程度较为严重;生态风险整体处于中低生态风险水平,且Cd和Hg是主要贡献因子;As、 Cd、 Cu、 Fe、 Mn、 Pb和Zn主要来自农业、 工业和交通综合源,而Cr和Ni主要为自然源,Hg的来源相对较复杂. 研究结果可为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和治理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
关 键 词: | 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源解析 铜陵矿区 |
收稿时间: | 2023-07-31 |
修稿时间: | 2023-12-13 |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