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苏州市霾日细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及来源分析
作者姓名:姚玉刚  邹强  陈诚  张晓华  林惠娟  康晓风
作者单位: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江苏 苏州 215004;江苏省环境保护空气复合污染监测重点实验室, 江苏 苏州 215004;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江苏 苏州 215004;江苏省环境保护空气复合污染监测重点实验室, 江苏 苏州 215004;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36;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江苏 苏州 215004;江苏省环境保护空气复合污染监测重点实验室, 江苏 苏州 215004;苏州市气象局, 江苏 苏州 21513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
基金项目:苏州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苏州市区复合污染监测、评价与预警关键技术应用研究”(SS201232)
摘    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灰霾现象发生有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的身心健康。2012年苏州市的霾日发生频率1—2月最高(45.0%),7—8月最低(4.8%)。通过分析霾日细颗粒物(PM2.5)的化学组分变化,有助于判别不同化学组分在不同季节霾日形成中的作用。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提取方法,将9个化学组分监测资料整合为4个主成分,并逐一揭示2012年苏州市霾日条件下4个主成分的支配因子的污染物来源情况。结果表明:2012年苏州市霾日大气PM2.5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按质量浓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SO42-NO3-NH4+OCNa+EC。霾日PM2.5中的污染物组分受到光化学二次反应、燃煤、机动车尾气、农作物秸秆焚烧以及海盐等来源的综合影响。

关 键 词:苏州  灰霾形成  污染物组分  主成分分析
收稿时间:2013-07-10
修稿时间:2013-10-0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