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莱茵衣藻的双酚A毒性效应及生物富集和降解作用研究
引用本文:梁永莉,季宏兵,朱毅.莱茵衣藻的双酚A毒性效应及生物富集和降解作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6):25-31,96.
作者姓名:梁永莉  季宏兵  朱毅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2013AA065802)
摘    要:为探究双酚A(BPA)对藻类的毒性及藻类对BPA的生物富集和降解作用,以模式生物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为实验材料,设置了6组不同浓度的BPA(0、4、6、8、10和12 mg/L),测定了莱茵衣藻的生长速率、叶绿素质量浓度、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典型指标,并进一步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测定了BPA在藻细胞内、培养基内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BPA浓度为4~6 mg/L时,衣藻的生长速率及叶绿素质量浓度受到刺激而升高,高于10 mg/L时,二者都受到抑制而降低;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衣藻细胞中MDA的含量随BPA暴露浓度和暴露时间的增大而逐渐升高;SOD和CAT活性随着BPA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变化基本呈现为从诱导到抑制的动态过程;莱茵衣藻对BPA具有较弱的富集能力,BPA浓度为6、8、10 mg/L时,藻细胞在96 h时分别达到最大富集量20、120、140μg/g鲜重和最大生物富集系数(BCF)4.40、31.55、17.74;莱茵衣藻对BPA亦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浓度为6、8、10 mg/L的BPA在96 h内分别有20.12%、35.44%和9.28%被藻降解,日平均生物降解量分别为0.30、0.71和0.23 mg/L。

关 键 词:双酚A  莱茵衣藻  毒性效应  生物富集  生物降解

Toxic Effect for Bisphenol A to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and Its Bioaccumul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