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后评价框架体系研究
引用本文:杨月巧,迟宝明,胡俊锋,宴金旭.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后评价框架体系研究[J].灾害学,2014(1):18-24.
作者姓名:杨月巧  迟宝明  胡俊锋  宴金旭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应急保障中心
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2012011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C44B04,2008BAC44B01);防灾科技学院重点教研教改项目(2012A07)
摘    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后评价研究是将后评价理论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的研究。在各国灾后重建经验基础上,提出灾后重建后评价的框架体系。该框架包括工程项目后评价、经济效益后评价、社会效果后评价、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后评价、人文建设后评价和应急能力后评价等6个方面,这6个方面相互关联且涉及的评价内容错综复杂,因此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其进行定量结构分析,并加以定性的描述。研究结果表明,震灾重建要以人为本,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通过对工程项目投资拉动灾区经济的增长,重建效果直接表现为社会和谐和应急能力加强。

关 键 词:地震  灾后恢复重建  后评价  框架体系  解释结构模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