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碱和磁复合改性小麦秸秆生物炭对水体中镉的吸附特性及机制
引用本文:崔志文,任艳芳,王伟,张黎明,张陆云,王曦玥,何俊瑜.碱和磁复合改性小麦秸秆生物炭对水体中镉的吸附特性及机制[J].环境科学,2020,41(7):3315-3325.
作者姓名:崔志文  任艳芳  王伟  张黎明  张陆云  王曦玥  何俊瑜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常州 213164;江苏省石油化工安全与环保工程研究中心, 常州 213164,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常州 213164;江苏省石油化工安全与环保工程研究中心, 常州 213164;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阳 550025,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常州 213164;江苏省石油化工安全与环保工程研究中心, 常州 213164,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常州 213164;江苏省石油化工安全与环保工程研究中心, 常州 213164,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常州 213164;江苏省石油化工安全与环保工程研究中心, 常州 213164,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常州 213164;江苏省石油化工安全与环保工程研究中心, 常州 213164,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常州 213164;江苏省石油化工安全与环保工程研究中心, 常州 213164;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阳 5500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100,31660477);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19-0635,SJCX19-0650);常州大学人才引进项目(201709,201710)
摘    要:通过对小麦秸秆生物炭(BC)进行碱和磁复合改性得到改性小麦秸秆生物炭(FKC),在SEM-EDS、 BET、 FT-IR、 XRD和VSM等表征的基础上,研究了FKC对水中Cd~(2+)的吸附特性及温度、pH值和投加量等对吸附特性的影响,探讨了碱和磁复合改性提高小麦秸秆生物炭吸附Cd~(2+)性能的机制.结果表明,与BC相比,KFC结构疏松多孔,表面积增加了19.11倍,O—H、■等芳香族和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多,并且出现新的官能团Fe—O. FKC具有磁性,其磁化强度为8.43 emu·g~(-1),能够回收重复使用. FKC对Cd~(2+)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表明其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FKC的理论最大平衡吸附量为23.44mg·g~(-1),是BC的1.47倍. FKC对Cd~(2+)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在pH为2~8范围内,随pH的升高FKC的吸附能力逐渐提高.生物炭的投加量为10 g·L~(-1)较好.经3次"吸附-解吸-再吸附"循环后,FKC对Cd~(2+)的吸附量仍达到17.71mg·g~(-1),表明其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该研究结果可为碱和磁复合改性小麦秸杆生物炭应用于Cd污染废水处理提供理论指导.

关 键 词:生物炭(BC)  改性  镉(Cd)  吸附特性  回收利用
收稿时间:2019/12/3 0:00:00
修稿时间:2020/1/24 0:00:00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Cadmium in Water by Alkali and Magnetic Composite Modified Wheat Straw Biochar
CUI Zhi-wen,REN Yan-fang,WANG Wei,ZHANG Li-ming,ZHANG Lu-yun,WANG Xi-yue,HE Jun-yu.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Cadmium in Water by Alkali and Magnetic Composite Modified Wheat Straw Biochar[J].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0,41(7):3315-3325.
Authors:CUI Zhi-wen  REN Yan-fang  WANG Wei  ZHANG Li-ming  ZHANG Lu-yun  WANG Xi-yue  HE Jun-yu
Institution: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Engineering,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164, China;Jiangsu Petrochemic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hangzhou 213164, China;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Engineering,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164, China;Jiangsu Petrochemic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hangzhou 213164, China;College of Agriculture,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Keywords:biochar (BC)  modification  cadmium (Cd)  adsorption properties  recycling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